半岛全站据说这是翁源地区首个当代艺术展
半岛全站天大地大,艺术在天地之间的生发与创造力量。8月13日,“天大地大:翁城公共艺术展第一回”在翁城镇1号粮仓开幕。据了解,此次展览是翁源地区甚至韶关市首个当代艺术展览。立足于“万物为宝”的理念,取材于废旧物品与器具,13位雕塑与公共艺术家创作出富有“在地性”和“互动性”的22件作品。
10位翁城农民艺术家代表和吴德灏、郭青、邓少明等广州艺术家,共同参加了这次活动的座谈会。各位艺术家畅所欲言,各抒己见,在理解与质疑之间发生着思想的碰撞。向农民学习,感受大地的恩情半岛全站,和农民共谋共建,一起通过艺术为乡村振兴助力。
今年2月,韶关市文联、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、翁城镇人民政府联合邀请20位翁城农民艺术家到大湾区半岛全站,参观第七届“广州三年展”和南海大地艺术节。参观时,农民艺术家们纷纷发出以上惊叹。归家后,坝子余农民艺术家余琼先马上创作了一件装置作品《粤港澳大湾区回来后我的第一件作品》,该作品目前正矗立在坝子余翁城农耕文明艺术馆门口。翁城和当代艺术的交融,开始了。
现在,据说是翁源地区首个当代艺术展的“天大地大:翁城公共艺术展第一回”,正在翁城镇1号粮仓展出。展览集结了13位雕塑与公共艺术家的22件作品,大部分是艺术家们的在地性创作,材料更是来自这片土地的所谓“废弃之物”:山野里像孤魂一样的树桩,冲破牢笼的飞鸟遗落的羽毛半岛全站,古旧粮仓被废置的木楼梯和长板条,以及其他被废弃的钢筋、涡轮、铁门、铁锅、水箱、水管……在艺术家们的手里,它们纷纷变身艺术作品,既见“万物为宝”半岛全站,更彰“万物含情”。艺术家们通过焊接、拼结、编织、铸塑、切割、涂鸦等方式,进行艺术作品的塑形与意义空间的构建。
究竟什么是当代艺术?翁城的当代艺术该如何开展?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如何破题?开幕当天,组织者还将邀请翁城农民艺术家和参展艺术家们,就以上论题半岛全站,进行深入交流。
在这个客家吟诵四起、书卷气氤氲的千年古镇,我们欣喜地看到:当代艺术所倡导的开放、兼容、多元的文化精神,正在这里激荡、升腾。
吴德灏: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、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
郭青:广州水墨村美术馆馆长、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
姬舟: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陈设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、广州市雕塑学会副会长
梁永标: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委员会副主任、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公共艺术分会会长
熊红:职业艺术家,199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,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
杨万双:翁城公益客家吟诵教师,2007年跟随书法家雕塑家钱绍武先生于北京学习吟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