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一产业链上他们谋局“御寒”半岛全站
半岛全站他们都是省人大代表,同时他们也是原料供应、房产开发、装饰装修,一条产业链上三个环节的代表。面对房产“寒流”的现状,他们或提前谋局,或积极拓展延伸业务……
拨打省人大代表苏泉的手机,传来的音乐铃声非常陌生,但旋律激昂,令人回味。哪位明星唱的呢?苏泉说,“我唱的!”昨天下午,记者与苏泉见面时,他什么都没有说,从包里拿出一张碟,《坚强》。手机上的音乐铃声就是这首歌。这是他唱的歌、出的碟。这是正规音像出版公司在录音棚里为他录制的。苏泉的身份有多个半岛全站,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是其中之一。
苏泉在娄底的楼盘早已卖完。楼市里积累资金与经验后,苏泉将其转投到了长沙的一块地。因为,苏泉早就预料到“这一天”将发生,所以在长沙守着地没动。这让很多开始在楼市过冬的房地产老板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。
“房地产如其他行业一般,不可能一直往上飚,也应该有自身的发展周期。”苏泉说。他将节奏控制得非常合拍。他预计,自己长沙的楼盘将在今年5月开工。
苏泉算了一笔账,一个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楼盘,大约需要钢材六七千吨。去年钢材每吨5500元,而现在的价格为4400元,每吨降价1000元,仅钢材一项可以节省600万元。
苏泉认为,“寒流”之下,除了积极售房,或开拓新的资金渠道外,其余的就应该选择心理的坚强。
“我的经历,从未一帆风顺,困难的时候,需要给自己打气,选择坚强。所以,我唱这首歌时,总会想到我曾经经历的每一个困难。挺住了,就能熬上岸!”苏泉说。
苏泉从小爱唱歌,只是工作繁忙,没专门挖掘潜能。去年,苏泉和几位朋友到KTV飙歌,当中有一位专业音乐人士,听完他的歌非常惊讶,说简直就是著名歌手杨坤的声音。苏泉一口气把杨坤的歌都唱了一遍。太像了!朋友怂恿他唱歌,唱他自己的歌。苏泉曾经在深圳打过工,遭遇不少坎坷,音乐专业人为他量身定制的《坚强》就这样出来了。据悉,在录音棚中,仅仅三个小时,就全部录制完毕。
苏泉说,他不想当歌手半岛全站,他只是冷水江农村一位地道的农民、企业家。但房地产“寒流”来袭之际,当苏泉唱响《坚强》,你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歌手还是一位坚强的企业负责人?
希腊人说:木头总是要人锯的。省人大代表半岛全站、湖南通程建设装饰工程公司董事长彭庆光就是那位锯木头的人。湖南境内,他或许是最牛的锯匠。他的办公室藏了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,建设部颁发的“一级装饰装修资质”、“甲级设计资质”。
当然,再强硬的金刚钻,没有瓷器揽,或者出手再快捷的剑客,失去赛场,都是空的。房地产调控、成交量萎缩,已是趋势、现实。两块装修金字招牌,没有现房施工,有点郁闷。
前天,彭庆光告诉记者,他知道某楼盘,以前每月能销售40多套房子,现在只能销一两套。“这是大势,谁都无法抵挡!”挂着微笑,白衬衫第一粒扣子扣得严严实实,彭庆光没有任何激动情绪。他属于乐观派,“那个楼盘每月还是销了一两套,长沙总还有很多楼盘。”既然还有销售,哪怕只有一两套——有木头就必须有人锯。彭庆光的团队,围着那点螺蛳肉打主意。
去年4月,彭庆光就感受到了“寒流”。那时起,他就在积极应对。他不为企业在媒体上广告,坚信口口相传,比铺天盖地吆喝现实得多。在房产严寒期,彭庆光为客户想得更多。他们推出了经济型装修模式,压低材料供应商价格,利润让给住户。他只赚工钱。“尽管装修公司可以赚些材料差价,但这部分让客户赚了,有限的市场份额会尽可能多地流入我们公司。”正因如此,彭庆光的团队仍有木头可锯。
他们的员工,大都是正宗农民兄弟,很多人从工匠,做到了班长半岛全站、施工员、项目经理、副老总。
有一年,彭庆光承包了一个大项目,项目经理连续加班半年后,终因髋关节积水倒下,双脚无法站立。单位春节团拜,彭庆光等人抬着病床上的项目经理出现在舞台上,他只说了一句,“如果他残了,我负责他一辈子!”彭庆光从不讲自己如何具有担当精神,他只知道,这是一个团队抵御“寒流”或转危为机最好的法宝。
坚持做品质。这是他的另一个主张。彭庆光喜好旅游、摄影。他带着员工到张家界旅游。发现一个景点最适宜照合影。但总找不准最佳取景角度。他突然跳入水潭中。大家看到他时,集体流出惊讶的表情——他的镜头就在那片惊讶声中定格。
省人大代表、益阳桃江县灰山港镇农民贺再全的水泥产品主要有两个去路,一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,一是房产楼盘。但高速公路半岛全站、高铁项目缓行,房地产成交量急剧萎缩。贺再全的产品面临空前压力。
昨天下午,贺再全告诉记者,“我的心里始终有着忧患意识。”他认为,企业家在项目剪彩那天起,就该考虑破产预案。
按常理,贺再全的忧虑有些多余,他的东方水泥直接进入了武广高铁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。但他所说的忧患道理很充分。他介绍,预计今年我省的水泥产能约1.3亿吨,按国际发达国家标准人均水泥约为1.4吨,按湖南的人口计算,水泥的需求量约为1亿吨。产能过剩已成定局。
去年初,贺再全就在考虑水泥行业如何过冬。而那时,水泥行情还比较乐观。去年上半年,贺再全投入6000万元,采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,厂里三分之一的电力来自于余热,每吨水泥节约电力成本6元。降能降耗、强化管理成为了贺再全的主要对策。
“寒流”终于来到,而且持续发力。高速公路、高铁、房地产建设陆续放慢了脚步。
贺再全使出了另一招,培育从未涉足的房地产业。旁人都劝贺再全向一、二线城市进军。贺再全偏偏向县以下的乡镇房产业出击。他选择了桃江县三个经济势力较强的乡镇投资。他认为,“向下走”符合国家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政策,不失为“寒流”之下的明智之举。
卖水泥赚的钱,开拓了房地产业;水泥行情低迷时,相对成熟的房地产业又可以反哺水泥产业。贺再全把这种模式称之为“相互提携”。